【艾草堂總部】三伏養生扶正氣,治未病
2022年三伏時間:
頭伏: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
一年之內有三伏,三伏相連,是一年中最熱的30或40天。伏有“潛伏”之意,一是指天氣太熱,生物“宜伏”不宜動;二是指“邪伏”,六邪(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在“伏日”里會深伏于體內,而不為人知。
三伏天的悶熱潮濕,很容易誘發各種夏季流行疾病。中醫學上,有種說法叫“疰夏”,就是說,夏季炎熱潮濕,人體不能適應高溫的調節,容易導致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及泌尿系統等方面出現問題,出現頭暈腦漲、心煩口干、胸悶心悸、自感發熱等現象。雖說討厭的三伏天對身體健康有很多不利影響,但凡事有弊就有利,這時候也是治療各類虛寒性的疾病最佳時間。
膳食平衡 袪暑養身
夏令三伏,陽氣旺盛,此時人體為了順應天時處于“陽盛于外而虛于內”的境地,汗液的增多也將導致人體陽氣宣發太過而出現體內陽氣匱乏的夏令體質特征,此時如果因為防暑降溫而過度貪涼易致內寒過甚,以至于體內陽氣更衰,故飲食上應以補氣去火為主,具體到不同體質的人群,其食養的側重點也有所區別。
平和質:此類人胖瘦勻稱、健壯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調養應以協調陰陽、暢通氣血、促進代謝為主。在飲食上沒有品種上的禁忌。
痰濕質:此類人多腰腹部肥滿,肢體沉重倦怠。調養應以疏肝理氣為主。宜食具有健胃、行氣、活血之物,如陳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陽虛質:此類人怕冷,肢體不溫,經常感到背部和膝關節以下寒冷。調養應以溫補脾腎、運動健身為主。宜食溫熱的食物,如荔枝、龍眼、羊肉等。
氣虛質:此類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軟、不喜運動。調養應以補益脾肺為主,更要慎避風邪。宜食性質平和、偏溫之物,如山藥、龍眼肉、蓮子等。
陰虛質:多為瘦小或瘦長體形的人,此類人怕熱、手足心熱、皮膚偏干或偏油。調養應以養陰降火、鎮靜安神為主。宜食清潤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黃瓜等,不宜吃溫燥、辛辣、香濃的食物。
濕熱質:此類人膚色多偏黃,有“濁”而不清爽之感。調養應以健脾去濕、疏肝利膽為主。宜食清淡去濕之物,如冬瓜、苦瓜、綠豆、薏米、海帶等。
陽熱質:此類人體格壯實、面色紅潤、聲高氣粗。調養應以生津養陰為主。宜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黃瓜、苦瓜、西瓜、梨、蘋果、冰糖等。
伏天灸療 未病先防
三伏灸是中醫學里最具特色的伏天療法,其原理就是我們中醫理論中的“冬病夏治”。一般在冬天容易發作的疾病,例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大都由于體質陽虛,體內陰寒太盛,加上冬天寒冷氣候的刺激而發作。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自然界的陽氣最盛,人體內的陽氣也最充沛,熱能溫陽,陽能祛寒,另外,天氣熱時,人體毛孔大開,藥性容易滲透進去,三伏灸借助天時,能一舉掃蕩體內的陰寒之氣,防止冬季復發。
很多疾病都能用三伏灸的方法治療,除了上面提到的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以外,還包括肺氣腫、慢性阻塞性肺病、風濕性關節炎等屬于陽虛寒凝范圍的疾病。所謂的陽虛寒凝,主要是指有怕冷、鼻涕或痰液白而清稀、受寒后癥狀會明顯加重等表現。
艾草堂中國總部
官網www.actwj.cn
加盟電話0315—7688222